開學焦慮|內向孩子的焦慮該如何處理?解析孩子的適應困難,迎接開學

「開學焦慮」什麼時候開學症候群會出現?

寒假即將結束了!對某些人格氣質較為害羞內向、容易焦慮緊張、沒自信、高完美主義的孩子來說,開學這件事情實在是一件大工程啊!

這類的孩子對於環境和生活的變化感受較為敏感,因而需要較長時間來調適「改變」這件事。國小的孩子的情緒能力仍處在學習將內在情緒和外在事件進行抽象思考的狀態,所以往往無法像青少年或成人一樣,將自己的焦慮與擔心情緒完整具體的說出來,所以我們通常只能從孩子的外在行為來覺察其目前是否處於焦慮情緒中。

 

壓力過大的課業負擔


每當新學期來臨,學生們都得面對著重新調整自己生活作息和學習計畫的壓力。由於長時間沉迷在瘋狂的功課中,使得許多人因此感到焦慮和不安。

 

情緒波動與適應困難


很多人在進入新的學年時,會面臨到需要適應新的環境、新的老師和新的同學。這些改變往往帶來情緒上的波動,尤其是對於那些性格較內向或者容易感到不安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生活作息紊亂與飲食不正常


放暑假時睡得晚、吃得好、玩得爽,但開學後一下子就要回到正常規律生活模式中。這種突然的改變可能造成生活作息紊亂和飲食不正常,進而影響身心健康。

 

社交壓力與傳統觀念束縛


在校園裡,除了學業壓力外,社交壓力也是一大問題。有些同學可能因為無法融入團體或受到同儕壓力而感到焦慮。此外,家長對於成績和未來發展的期望也可能給予孩子們額外的心理負擔。

開學症候群並非每個人都會出現,但對於某些人來說卻是一個真實存在且需要關注的問題。要避免開學症候群出現,我們可以通過建立合理有效的自我管理機制、保持穩定良好的情緒、培養健康生活作息等方式來預防和化解相關問題。

 

 

焦慮的行為表現

 

  1. 找不到原因的身體症狀,例如頭痛、腸胃不舒服等。
  2. 吸手指、摳指甲、咬指頭等 退化行為 頻率增加。
  3. 容易鬧情緒、特別黏人、 搗蛋欺負同學等行為頻率增加。
  4. 遲到、缺課頻頻,和上學期相比 不專心 動來動去或者是作業缺交頻率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口中的不舒服都是真實的,但我們常會將其當作是逃避上學的藉口,強迫孩子上學,如此容易造成惡性循環,以下幾點關於如何協助孩子降低開學症候群的方法,提供各位家長參考

 

幫助孩子降低焦慮情緒的方法

 

  1. 理解孩子對於開學環境與事件的焦慮與擔心情緒,言談與行為上多關心適應較慢的孩子,協助其 調整上學的情緒以及加強孩子與校園生活的連結。
  2. 鼓勵孩子從事 打球、跑步、遊戲等 團體運動或學校社團活動,一方面增加多巴胺、腦內啡分泌,產生正面情緒,二方面協助孩子藉由活動重拾團體人際互動,降低緊張感。
  3. 請爸爸媽媽在家中協助孩子 盡早適應規律的生活以及找出適應困難原因,例如與孩子一起準備新的文具用品、一起回顧學校生活、訂定生活計劃等。
  4. 有頭痛、拉肚子等身體狀況明顯或情緒狀況嚴重不穩定時,還是建議 尋求醫生協助,確定是否真的生病。
  5. 除非是緊急情形,盡量避免孩子完全離開學校。一旦離開學校越久,返回校園的壓力就會越大。
  6. 如經過2-4星期的調適期後,孩子的焦慮情緒與行為未見改善甚而加重時,建議 找專業人員進行評估,提供進一步協助。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和寒假生活爽快開心地大聲說:下次見!

延伸閱讀